前几天,一个昆明的微信好友老潘邀请我参加今晚他组织的一个私董会,共同讨论一下他投资的一个项目。
会议环境很简陋,就是一个小教室内,不过老潘把流程整的挺专业,2个半小时,一共分了七个步骤,分别是:
第一步:躬问
第二步:探究
第三步:澄明
第四步:定见
第五步:解析
第六步:精思
第七步:心得
一共十几个人参与,来自昆明的各个领域,应该都是老潘的朋友,每人一句话介绍了自己之后,由项目创办者李总先讲了他的项目。
李总这个项目叫做名校题库,K12内的一个细分领域,本来挺简单的项目,但是讲了半小时也没有讲清楚,用了太多不接地气的词汇,例如:赋能、小B等等。
其实,他就是做了一个收费的试卷题库,然后想提供给做家教的老师以及其他补习的机构,收费很便宜,一个会员一年19.9元,一个机构收费999元。
然后看了一下他的计划,打算半年在几个高校搞定1万个大学生,然后在100个县,每个县再搞定3个机构,整体半年搞到几万付费会员,营收几十万。
然后开始提问环节:
这些嘉宾都很实在,问的问题都很直接和犀利,轮到我的时候,我就问了几个问题:
1、这个考试试题是否有版权问题?
2、一个大学也才几万个学生,周围几个大学你如何搞定1万个付费用户?
3、年费才收19.9,你的单个客户营销成本多少?
第一个问题:他说没有版权,都可以用
然后就想到一个问题,谁想搞死他,太容易了,花19.9成为会员,下载他所有的内容,然后免费公开就可以了。
第二个问题:他想通过地推的手段来
一个大学,有多少比例的大学生做家教,做家教有刚需来下载题库的又有多少个?
按照10%大学生做家教,10个里面有一个需要下载题库,那么想要获得1万个付费用户,需要影响到100万个大学生。
影响到100万个大学生,这个地推营销成本是多少?
第三个问题:他回答不了,应该还没有测试
目前在互联网上,几十元广告费能获得一个注册用户都算成本很低了,而他付费才收19.9年费,这肯定是没戏的。
其他嘉宾也问了许多问题,例如:
这个项目的天花板在哪里?
这个项目的后端商业模式有哪些?
这个项目的竞争对手是谁?
这个项目的付费用户到底是谁?
他基本都回答不了。
加微信/QQ:295888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