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给大伙简要汇报下我的最新状态:整整一年没有规律训练,也没有参赛,全在家陪老婆孩子。基本可以说是生活节奏重塑了,完了回队里大家都说我是XS号军哥,哈哈,体重确实掉了些,现在74公斤左右。

觉得这背看着也还成啊,不确定,再瞅瞅视频:

扎扎实实6公斤没了,肌肉肯定是掉了不少,但瘦归瘦,小归小,咱不能急。琢磨健身这档子事吧,甭管减脂、增肌还是恢复,最怕的是着急。
所以说运动员一天两练,其实是有些歧义的。队里月度训练安排大多走「专项+辅助」的模式,看起来好像是同一天练了两次,但实际内容是有配搭的。比如前后蹲、速拉这些个专项,是全身的,得上重量,抓精准抓控制,我们叫打厚度。那辅助呢,是练小肌群,三角肌、背肌、腰肌等等,讲究提升局部支撑力、灵活性和稳定度,有点补短板那意思吧。
练的部位不同,标准也不一样(专项盯重量,辅助算数量)。再来,即便是专项今天主后蹲,那明儿就换抓举,今天上了极限或者大部分时间在怼较大重量,那明儿咱就降一降。感觉上,跟大家健身时分胸肩背腿差不多,恢复起来也不会很难。
悄悄说一句,撞上偶尔实在状态差或哪里练疲劳了,又恰好是同个教练带的话,队友间也会打打配合,互相帮忙顶一顶。都是普通人,千万别往死里磕啊!
拉回来,说说这段时间的恢复训练吧。
7号归队,10号开练。刚开始一周,是没有怎么去做专项的,且当个过渡期。做什么呢?主要三件事:全身肌肉关节的激活、心肺提升以及精神心态的适应。像上面的小重量坐姿划船、坐姿侧平举做的比较多,以前基本不上的跑步机也要去慢速跑一跑。

停训后的恢复初期千万不要着急去做难度大的,耐下心去提升心肺是事半功倍的方法。
慢慢地,以前很煎熬的单臂哑铃划船也能上手掂掂了。只是重量嘛,比100公斤略差点,你们猜猜是多少?

15号,真正的第一周恢复训练开启咯。流程还是那样:充分热身、专项、辅助肌群、松解按摩,每天一项不落。但目标不是憋着劲儿快点上重量,而是找手感、稳节奏、抓控制、摸技术。一句话,把熟悉的那个自己重新再揪回来。
这周内,陆续做了自停训后的第一次抓举、宽拉、深蹲、硬拉,虽说重量比原先打了点折扣,但还好技术都在。很开心很开心。记得周六那天结束,收尾做的是后蹲170公斤两组x1:

周日就是休息,彻彻底底、安安心心地躺平。真心话,想长肌肉除了练,就得好好吃好好睡。
第二周其实跟第一周差别没有很大(后蹲上到180了),固定器械依旧在练,大伙说的离谱动作也没落下。

感觉,应该有变壮点了哈,起码训练痕迹是有了吧……

恢复总是漫长的,对任何人都是。但练过的身体不会亏待你,慢慢来,相信时间,也相信自己真的可以。